当安幼梦想如肥皂泡一般五彩缤纷着的时候,约翰教授风一般地来到了兰州,为安幼事业“摇旗呐喊”,我们还结缘了年已八十的著名雕塑大师何鄂女士。
安徒生国际幼儿师范学院的想法与何老师创作的那尊卖火柴的小女孩雕塑共鸣了。惺惺相惜中,何鄂老师还说要把这尊精美的雕像赠送给安幼呢。
请看兰州日报记载的一段美好的缘分:
一座雕塑,虽然只有三十年,可每个人都觉得她在黄河边已经矗立了千年了;一座雕塑,虽然每个人都觉得她永远年轻,可每个人都会深情地呼喊一声母亲。这尊雕塑就是“黄河母亲”。在黄河母亲三十岁生日之际,一位国际友人带着激动的心情,拜访了黄河母亲的作者何鄂老师。
这位国际友人是来自丹麦奥尔堡大学的约翰尼斯-D-斯密特(Johannes Dragsbaek Schmidt)教授。接到约翰尼斯教授发来的邮件,我们已经无缘亲自见证他的激动,也无法冒昧揣摩他的心境。所幸的是,我们可以通过他的邮件以及他的学生董瑞祥老师的讲述来印证他的心境和激动。
4月15日,我们来到约翰尼斯教授的学生董瑞祥老师的办公室,这位正在筹建国内首个安徒生国际幼儿师范学院的教育人向我们还原了约翰尼斯教授的激动。
约翰尼斯是丹麦奥尔堡大学教授,哥本哈根大学北欧亚洲研究所高级研究员,1998年在位于曼谷的联合国教科文从事与教育相关的工作。
今年3月3日,对于大多数是人而言,是极为普通的一天,但约翰尼斯教授却很高兴,他见到了何鄂,并参观了何鄂工作室。
除了他念念所及的“黄河母亲”雕塑外,还有一尊特别的汉白玉雕塑引起了约翰尼斯教授的注意。这则雕塑的原型恰恰来自丹麦--“卖火柴的小女孩”。
“无论是‘卖火柴的小女孩’还是‘黄河母亲’,离不开孩子,少不了母亲,何鄂老师都在为我们分享生命的快乐以及生命的悲痛。”这是约翰尼斯教授的感言。
在看到何鄂老师制作的青铜“特蕾莎修女”像时,约翰尼斯教授的情绪瞬间达到了爆点,他跪在雕像前面,捧着“特蕾莎修女”的脚亲吻。待情绪稍微平复后,他向何鄂老师解释:“我年轻时在印度工作,有一次病倒了,当时大家束手无策,我也差点放弃了,但特雷莎修女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找到我,为我治好了病。”
参观完何鄂老师工作室,约翰尼斯教授在留言簿上写下了一段文字:“今天,我从何女士的艺术展览中看到了真正大师级的作品,这是我一生中见到的最好的展览之一。它有着一种宇宙间的自然引力,他提醒着全世界的人们为他们的孩子唱一首摇篮曲,分享生命的快乐以及生命的悲痛。何女士的艺术作品有着极大的吸引力震撼力,他对艺术的贡献是全球性的!”
虽然在何鄂老师工作室以及各种媒体上已经见到了“黄河母亲”雕塑,但3月7日,约翰尼斯教授还是来到黄河边瞻仰这尊他心中的圣象。
4月6日,在和他的学生董瑞祥微信聊天中,约翰尼斯知道了黄河母亲即将三十岁生日的事情。几天后,他通过电子邮件发来自这份题为《三十而立,永葆青春》的祝福短文。
董瑞祥对此进行了意译:
著名雕塑家何鄂女士给中国人民贡献了一个有灵性的伟大的作品---黄河母亲,她今年30岁了。在我们庆祝黄河母亲雕塑30周年生日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对人类所面临的环境恶化问题加以关注。
安徒生童话“母亲的故事”里写道:失明的母亲抱着孩子,内心充满了忧伤,她害怕这个孩子会死掉。死神对她说:“我把你的眼睛从湖里捞出来了,你戴上吧,这样你就会心明眼亮,你将能看见这口深井里面代表着人类命运的两朵花。”
母亲往井里瞧了瞧,多么美的一幅景象啊,就像是上帝的祝福一样,洋溢着幸福和荣光。但她也看到了另一幅生命的景象:烦恼、贫困、苦难和悲痛。
“哪一朵是幸运之花?哪一朵是厄运之花?”母亲谦和地问道。
死神说:“我不告诉你。但其中一朵花儿代表了你孩子的命运。”
母亲绝望地尖叫:“请告诉我,哪一个代表了我的孩子?请把我不幸的孩子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吧,为了他的幸福,我愿意做任何事情!……”
从安徒生的故事里我想到:黄河母亲雕塑是一尊神,一尊九曲黄河的保护神。她是慈祥的,也是威严的。她深深地爱着我们,也时时刻刻地护佑着我们。黄河是我们的幸运之河。我们要克制自己,不要污染和糟践这条有灵性的母亲河。否则,这位慈祥而又威严的保护神是不会答应的。
从遥远的安徒生故乡来赞美伟大的黄河母亲保护神,我荣幸之至。
我衷心地祝福黄河母亲雕塑永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