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的园长~_安徒生幼师奖

幼稚”的园长~

摘要: 第五届安徒生教师奖获奖人 龚敏


一位校长,不论以什么样的姿态去营造他的校园,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培育他的团队,以什么样的角色去面对他的学生,他始终是一个启蒙者。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好的校长则是将学校带向未来的人。于是,我们将镜头对准他们,刻画改革和创新浪潮中的变与不变,以此呈现未来教育的无限可能。


不像园长


龚敏笑着说,当自己和许多初次见面的人聊起职业时,最常听见的一句话就是:“你看起来真的不像一个园长!”的确,初次见面,她的外表很容易让人和“文青”一词挂钩,甚至带着点“孩子气”,着实不太像一位严肃的管理者。



龚敏照片


龚敏,80后,1998年毕业后,便走上了幼教的工作岗位。2019年,她来到了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园路幼儿园,成为了一名年轻的幼儿园园长。


浦园路幼儿园大门


“我们一般认为,人的成熟就是离儿童越来越远、越来越不像儿童、越来越像大人,长大了往往意味着与儿童的脱离,与儿童的世界说再见。”龚敏摇了摇头,“实际上,这其中包含着重大的误解,在成人化的过程中其实最不能失去的就是‘童年精神’。”



大自然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


从小,龚敏就性格活泼,爱玩,兴趣也多,比如唱歌、比如跳舞……在择业的时候,龚敏觉得自己更适合去做一名幼儿教师,这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长处。同时,陪伴小朋友的成长,也是一件幸福有趣的事情。


「童心,或许是比野心更难得的梦想加速器。」


尝试写书


“爬到树上摘果实、和小伙伴在河里捕鱼……”龚敏回忆童年,往往是这些调皮捣蛋的小事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


龚敏照片


在她眼中,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课堂和游乐场。


为此,她将浦园路幼儿园打造成了一所充满秘密的场所。在这里你会看到四季的变化,池塘、小径、草地、农场……小羊在呆萌的探头探脑、小兔在快乐的蹦跳、小鱼在悠闲的游泳……草丛里、转角处、大树上,都会让你出其不意。


“正是因为心中住着那个孩子,才会让我们设计出‘写满秘密的幼儿园’这一理念,努力呵护着儿童们探秘者的身份。”龚敏笑道。



儿童“具身”感知的秘密空间


2020年,对龚敏而言很特殊。这一年,浦园路幼儿园课题立项为江苏省教育科学重点资助课题,这也让她对幼儿园的研究有了新动力和新责任。


不久后,在一次电话预约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张博士来园指导的契机,龚敏得到了张博士的一个建议:可以试着出一本书,之前你们尝试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可以总结出来。


既憧憬又忐忑,但还是想尽最大努力去试一试,于是龚敏带着教师团队开始为幼儿园写书。2021年6月,幼儿园的第一本书——《一所写满秘密的幼儿园》成功出版。



龚敏主编的《一所写满秘密的幼儿园》


该书是对幼儿园20多年来课题研究成果的总体概述,由龚敏和副园长、老师等共同撰写,他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人能够真正了解和把握儿童的成长规律,促进他们充满生命张力地成长。


永葆童心


对于老师、学生来说,“园长”这个词可能代表的是幼儿园的权威,让他们心生畏惧,想要远离,龚敏并不希望这样。



和孩子在一起阅读

“一般人常‘以大人之心,度儿童之腹’,以为儿童所表现的一定是出于自己主观所想的理由。其实,眼见不一定为实,要想读懂‘儿童这本书’,教师应该设身处地、蹲下身来理解儿童,仔细观察孩子行为的真实意义。”这是龚敏在书中写下的一段话。



和老师在一起种植多肉


所以,在校园里,龚敏如果不忙,就喜欢和孩子们一起聊天、喂兔子、玩游戏、做手工。和孩子们成为好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这样才能转变视角,站在儿童的立场,以儿童的视角去观察、以儿童的心智去思考。


「成年人的世界有太多无可奈何,但保有一颗未泯童心,亦是一种坚持。」



当然,童心并不等同于幼稚。龚敏认为,拥有童心的人,无论他们长多大,甚至当他们成为老人,心中都会永远“住”着一个天真纯洁的儿童,永远不会停止对世界的追问,永远都不会放弃奇思妙想。

正如,阿伦特所言“人类的世界因为儿童的诞生而具有了诞生性”,而这,也正是龚敏想打造的“充满秘密”的园所文化的终极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