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德国丹麦幼儿园——赵兰会园长北欧教育考察之行_安徒生幼师奖

我眼中的德国丹麦幼儿园——赵兰会园长北欧教育考察之行

摘要: 12月2日——12月15日,我们一行10位与安徒生教师奖有关的人员,跟随奖项发起人董瑞祥先生走进了德国和丹麦。有机会零距离了解德国丹麦学前教育的真实样态。
12月2日——12月15日,我们一行10位与安徒生教师奖有关的人员,跟随奖项发起人董瑞祥先生走进了德国和丹麦。有机会零距离了解德国丹麦学前教育的真实样态。对照国内幼儿园现状,有以下几方面的感受:

午睡在户外

德国丹麦的幼儿园一般没有午睡,托儿所的小孩子是有午睡的,就睡在户外的小推车里面。零下10度以上都是睡在户外,大约1000多年以前就是这样,孩子在家里也是这样,由此我想到一句话:连孩子呼吸一点冷空气的权利你都给他剥夺了,你还能指望你的孩子干什么?他们没有统一的起床时间,让孩子睡到自然醒。我们去探访一家托儿所,正好是下午接孩子时间,孩子刚刚睡醒,老师从小推车里抱出孩子交给家长。



户外游戏场地与设施

没有国内幼儿园、托儿所的高大上,没有咱们豪华气魄、没有塑胶场地、人工草皮、悬浮地板,没有大面积的水泥硬化地面。有的就是绿绿的松软的绿草地,充满生机,与周围的大自然浑然一体。院子里大多会有一个沙池,一个秋千架,一个小滑梯,有的还有个迷你小屋,几辆骑行的小车,没有国内幼儿园的丰富多彩和琳琅满目,道是显得有点寒酸气,与他们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极不相称。朴素、生态、自然,让孩子接地气,堪称大自然中的幼儿园,森林中的幼儿园。





室内外活动的组织

参观的几所幼儿园(托儿所),大都采取混龄式,大、中、小孩子混在一起玩儿。再寒冷的天气,户外活动时间是必须保证的。参观的一所幼儿园,3度的气温孩子们在玩沙玩水,小手冻得红红的,老师也不加制止。他们孩子的玩更像是放羊式,是真正的自主游戏,老师就是看着孩子玩儿,陪着孩子玩儿,并不像国内的幼儿园分大中小班,老师带着孩子玩固定的游戏区域。

在介绍中了解到,德国丹麦的幼儿园非常注重自然教育、生活体验教育。他们经常带孩子走出校园,走进森林、走向社区,带孩子去体验和感受。我们在弗伦斯堡的大街上恰好碰到三个老师带着十多个孩子逛圣诞集市。在德国丹麦的教育理念中。孩子到幼儿园是来玩儿的,不是学习知识的,老师就是陪着孩子一起玩。

关于幼儿园的安保与幼儿安全

参观了这么多家幼儿园,托儿所,没有高墙大门,没有保安人员,没有交警公安执勤,门口没有防撞柱、石墩等。窗外就是街道,窗户上没有防护网。所谓幼儿园的院墙就是围了一圈一米多高的隔离网。低矮的小门,抬脚就能跨过,绝没有我们的严防死守,幼儿园更像幼儿园。想想咱们在校园安保上花费的精力和资金,简直是没完没了,天天讲安全,年年查安全。

关于孩子在幼儿园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一直是我跟他们聊天的话题,人家的园长、老师对于我的问题一脸茫然,似乎半懂不懂的样子。我特别举例说明:比如孩子在幼儿园摔断胳膊怎么办?家长会不会找麻烦?人家的回答很简单:那是医院的事情。人家也没有校方责任险一说,单是这方面,咱们国内的老师、园长就承受多大的压力?!天天胆战心惊、如履薄冰,生怕孩子有一点闪失,让那些怪兽家长、怪物家长给赖上。为什么自主游戏喊了这么多年,教育部推进的力度不可谓不大,但老师、园长就是不敢放手?这与咱们国家的社会基础、家长的教育理念是分不开的。回想起七八十年代,我们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事故从来不曾是校园长和老师头疼的事。
















总之,十多天的北欧教育考察,感悟颇多、收获多多。先进的教育理念推动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社会的文明发展为教育提供了好的环境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