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安徒生教师奖,引出贵州一所童话式的村小学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毫
“肖诗坚老师和她的团队满怀激情与梦想,逆向而行,从城市走向乡村,在贵州山区实践‘乡土人本教育’,探索出一条振兴乡村教育的可行道路。”近日,“首届安徒生教师奖”颁奖,授奖词对在贵州进行乡村教育探索的肖诗坚及团队给予高度评价。“安徒生教师奖”是怎样一个奖项?肖诗坚及团队在贵州大山里都做了怎样的教育实践探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奖项创办人及肖诗坚。
愿中国教育如童话般诗意盎然
奖项的创办人董瑞祥告诉记者,自己曾在丹麦读研3年,之后在非洲纳米比亚、联合国等工作过,深感北欧先进教育理念美好的同时,也对国内教育存在的问题深有感触,因此决定带领一批教育人到北欧考察和学习,从而为中国教育的美好做一点贡献。疫情发生后,由于出国成为问题,于是决定创办“安徒生教师奖”,以此鼓励在低学龄段做出突出贡献的教育工作者。
资料显示,肖诗坚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曾就职于国务院农研中心发展研究所,后又留学丹麦,经营跨国公司,并在商业上卓有成就。2010年,肖诗坚创立田字格助学公益机构,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助学和支教服务,并于2012年在贵州省威宁自治县哈喇河乡的大山中创办了田字格第一所乡村小学。
2017年2月,田字格与正安县教育局签署协议,接手兴隆小学,并带领田字格的6名成员移师这所仅剩70多名学生的村小,一头扎进了乡村教育改革的试验田。肖诗坚的目标,是逐步创造出一套“属于农村、属于孩子”的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乡土人本教育,以培养“立足乡土,敬爱自然,回归人本,走向未来”的新一代乡村子弟。
“这个奖代表了一种先进教育理念,我们是在乡村落地的一种实践。能和乡村教育前沿的前辈们站在一起,我觉得是一种荣幸。”谈及此次获奖,肖诗坚直言是一种鼓励和支持。
“大山里的未来学校”
这些年来,兴隆小学这一结合中国乡村需要和乡村儿童特点创建的教育模式,不仅吸引了许多知名媒体的关注,也吸引了包括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内的诸多教育人的到访。乡土人本教育这一乡村教育新模式,也被称为“大山里的未来学校”。
媒体报道中,乡土课是兴隆小学“5+1”课程体系中的“轴心课”之一,师生们以天地为课堂、以万物为师,充分利用乡村和自然的优势,让身边的五谷蔬菜、节日节气、山川河流、民俗风情等,都成为孩子们的教学资源,以每学期一个主题的形式,融合了语文、科学、美术、音乐、自然及民俗文化等学科内容。
具体来说,孩子们会走进茶园农场、百草园劳作,会去县城博物馆研学,去听风听雨、观察动植物,也去采访留守的老人、村委会的干部……教学形式也多种多样: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户外教学、表演、分享、混龄……这些通常在城市学校里才能见到的先进教学方式,兴隆小学的孩子们早已熟稔并乐在其中。
肖诗坚新作《大山里的未来学校》
除了轴心课外,兴隆小学的“5+1”课程还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国家基础课,晨诵、晨礼、暮省等日修课,公共事务、校园经营、农耕课等共同生活课,以及木工坊、手工坊等自主修习课,旨在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让孩子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肖诗坚举例说,如针对“大山·家”这一主题,就可以讨论孩子眼里的大山是什么?山对个人的意义是什么?并由此引出我们的家从哪里来?大山里的家有什么不一样?家庭的成员是谁?家代表着什么样的意义?为什么要爱家人?……以此类推,延伸出家族、村庄、国家等概念,以及我们对此该做什么。
在以分数作为升学主要衡量标准的当下,家长们是否担心丰富的活动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呢?肖诗坚说,由于农村家长把读书视为孩子唯一的出路,因此一开始确实有顾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长也逐渐跟着学校成长,特别是发现孩子在学校能快乐成长,不仅学习不错,而且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于是也就放心了。“其实最关键的,我是想让大家认清基础教育关键的是人的培养,更多的是培养一个人、一个合格的孩子,为他将来走入社会做准备,而不是为了考试。”肖诗坚表示,兴隆小学的模式并不是要在规模上多么壮大,而是成为一个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示范点,让更多的人看到,乡村学校可以做成什么样,并作为培训基地培训更多的乡村教师和校长。